马拉松运动或引发大脑“自我消耗” 最新研究揭示极端代谢状态下脑部能量机制

健康人生

【澳纽网编译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马拉松等极端代谢状态下,大脑可能通过分解自身的髓鞘脂肪来维持功能。这项由西班牙CIC biomaGUNE研究所神经科学家佩德罗·拉莫斯·卡布雷尔(Pedro Ramos Cabrer)团队主导的研究,于3月24日发表于《自然·代谢》期刊,为运动与脑代谢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xyz-ihs snippet=”In-article-ads”]

大脑的“应急燃料”:髓鞘脂肪被分解

研究团队对10名马拉松选手进行了脑部扫描,分别在赛前48小时、赛后2天、2周及2个月检测其髓鞘(包裹神经细胞的脂肪组织)生物标志物水平。磁共振成像(MRI)结果显示,完赛2天后,跑者12个脑区的髓鞘信号下降幅度最高达28%,其中运动神经回路和情绪控制中枢区域变化最显著。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大脑在葡萄糖耗尽后,将髓鞘分解为脂肪酸作为替代能量来源。

卡布雷尔解释:“大脑占人体能耗的20%,当常规能源短缺时,它必须启动备用机制。”此前动物实验已发现髓鞘分解可能促进细胞存活,但人类证据尚属首次。

可逆性损伤与潜在风险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自我消耗”效应是暂时的。两个月后,所有受试者的髓鞘水平均恢复至基线。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所长克劳斯-阿明·纳韦(Klaus-Armin Nave)评价称,髓鞘本就处于动态代谢中,“如同浴缸中不断注入和排出的水”,研究为理解其调控机制提供了有力证据。

然而,研究者警告,某些特定人群或面临更高风险。例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本身髓鞘代谢分子不足,过度运动可能加剧病情。卡布雷尔强调,由于样本量有限,结论仍需进一步验证。

[xyz-ihs snippet=”GoogleADresponsive”]

马拉松的双刃剑效应

尽管研究揭示了马拉松对大脑的短期影响,但科学家并未否定其健康价值。纳韦指出:“这不应阻止人们跑马拉松,但提醒我们极端运动需量力而行。”此前研究已表明,马拉松可能引发肾脏损伤、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心衰风险,而古希腊传奇跑者斐迪庇德斯(Pheidippides)在传递捷报后猝死的传说,亦为这项运动的生理极限蒙上阴影。

未来,团队计划扩大研究规模,并探索其他高强度运动对脑代谢的影响。卡布雷尔表示:“理解大脑的能源储备机制,可能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开辟新路径。”

[xyz-ihs snippet=”moreHealthNews”] [xyz-ihs snippet=”multiple-ads”]

 16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