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社工们担心,奴役案件的数量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资料照片。图片来源:123RF
【澳纽网综合RNZ报道】新西兰近日曝出一系列令人震惊且深感不安的虐待案件。有证据显示,一些从海外被领养至新西兰的儿童,在抵达这个被许诺为“更美好未来”的国家后,竟不幸沦为领养家庭中的“家庭奴隶”。他们不仅被迫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还遭受了包括威胁、殴打甚至强奸在内的严重虐待。据一线社会工作者透露,已知受害儿童中,年龄最小的仅有六岁。他们担忧,目前已浮出水面的案件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背后或有更多无辜儿童仍身陷类似的悲惨境遇,亟待救援。
[xyz-ihs snippet=”In-article-ads”]
(请注意:本文包含关于奴役、性虐待和暴力的令人不安的细节描述)
社工揭露:天堂承诺下的地狱生活
在一家社区机构担任社会工作者的克里斯·泰卡玛塔(Kris Teikamata)女士,在2019年至2024年期间,接触并竭力帮助了10名从施虐的领养家庭中设法成功逃脱出来的萨摩亚裔青少年。这些孩子(其中包括2名男孩和8名女孩)主要在奥克兰和惠灵顿等地的领养家庭中遭受了难以想象的非人待遇。泰卡玛塔女士向记者详细描述了这些孩子令人心碎的共同经历:
“这些施虐的领养家庭通常会以提供更美好的生活、优质的教育机会以及最终获得新西兰公民身份等极具诱惑力的承诺,从萨摩亚等国家将这些孩子领养过来。有些孩子在被领养前可能认识这些领养家庭,有些则完全不认识。”
“然而,当这些满怀憧憬的孩子抵达新西兰后,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迅速推入了奴役的深渊。他们每天必须在清晨五六点钟就早早起床,开始打扫房屋卫生、准备全家人的早餐、清洗堆积如山的衣物。之后,他们才被允许去学校上学。但放学回家后,等待他们的并非片刻的休息,而是更多的清洁工作、准备晚餐以及完成领养家庭指派的各种繁重家务——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他们达到所谓的‘可外出工作年龄’(例如16岁左右)。”
[xyz-ihs snippet=”GoogleADresponsive”]
“达到这个年龄后,这些孩子会被领养家庭送到奥克兰或惠灵顿的各类工厂里做工。他们辛勤劳动所得的工资,其银行账户和Eftpos卡(新西兰常用的电子支付卡)都会被领养家庭完全没收和控制,而他们自己每周通常只能得到区区20纽元作为‘零用钱’。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不被允许拥有自己的手机,与远在萨摩亚的亲生父母和家人几乎完全断绝了任何形式的联系。”
泰卡玛塔女士痛心地表示:“这些孩子都遭受了长年累月的身体虐待、非人的强制劳动,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还遭受了来自领养家庭成员(可能是领养家庭中的兄弟姐妹或其他成年家庭成员)的性虐待。他们无疑时刻生活在威胁和胁迫之下,完全丧失了人身自由和基本尊严。当我第一次见到这些成功逃脱出来的女孩们时,她们的生理年龄虽然只有17岁、18岁或19岁,但给我的整体感觉却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50岁中年人,她们眼神中的光芒早已被残酷的现实所熄灭,整个人表现得非常孤僻、退缩和自我封闭。”在泰卡玛塔女士处理的案件中,甚至有一名教会的牧师,强奸了他所领养的女儿,并导致其不幸怀孕。
[xyz-ihs snippet=”googleAD300x100″]
领养漏洞:过时法律与监管缺失
泰卡玛塔女士指出,一个尤其令人担忧且愤慨的现象是,那些已被证实存在施虐行为的领养家庭,在虐待事件被揭露后,有时仍能通过某些途径再次从海外领养其他孩子,这无疑暴露了现有领养体系中存在的严重漏洞。“当我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后,我震惊地发现,从萨摩亚等一些国家领养孩子的法律程序竟然非常简单,几乎不存在严格有效的背景审查和资格审核机制。”她透露,“有非官方数据显示,现在每年大约仍有高达1000名儿童从萨摩亚被海外家庭领养,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相比之下,其他许多国家在跨国领养方面都建立了相对严格的审查程序或非常健全的监管体系。然而,这种缺乏有效监管的跨国领养现象至今仍在持续。”
近期一份提交给新西兰政府相关部长的内部简报也再次印证了这一问题。简报中重申,一些有犯罪史或在儿童福利系统中有严重不良记录的新西兰公民,曾成功利用某些海外国家法庭相对宽松的领养审批程序来批准其领养申请,而这些在海外获得的领养关系,在现行的新西兰法律框架下,有时无需经过新西兰相关机构的进一步严格审查即可获得官方承认。
长期关注收养问题的“收养行动”(Adoption Action)组织成员兼资深研究员安妮·埃尔斯(Anne Else)女士对此表示,新西兰现行的《收养法》(Adoption Act)主要制定于1955年,历经近70年风雨,其条款内容已与现代社会严重脱节,亟需进行彻底的修订与改革。然而,尽管改革的呼声不断,过去数次尝试推动法律改革的机会均未能成功。“整部《收养法》都需要被彻底重写,它毕竟是近70年前的产物了,这简直难以置信。”埃尔斯女士强调,“但是,深刻理解法律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与真正推动并完成这项改革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xyz-ihs snippet=”In-article-ads”]
政府回应与国际合作:问题已获关注
面对这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案件,新西兰政府相关部门已有所警觉。移民部长埃里卡·斯坦福德(Erica Stanford)女士表示,其他多位相关部长正在积极研究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以严厉打击通过国际领养渠道进行的潜在人口贩卖和剥削行为。“如果存在以领养为名、行剥削之实的虚假领养行为,以及任何潜在的人口贩卖活动,我们都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予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不直接属于我目前负责的移民立法范畴,但其他多位相关部长已经将此问题高度重视并列入了他们的工作议程,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对此类事件的发生感到极度担忧。我最近刚刚读到一份关于此问题的内部报告,其内容相当骇人听闻。所以,我可以确认,这个问题正在得到政府层面的认真审视和处理。”
据悉,新西兰和萨摩亚两国政府的相关高级官员已就解决跨国领养中存在的剥削问题于今年3月举行了双边会议。会议的讨论重点包括了如何统一两国的领养政策与标准、加强双方在领养案件上的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植根于两国文化、充分尊重并维护被领养儿童基本权利、身份认同和整体福祉的健全框架”。在此之前,两国政府在2018年和2021年也就相关问题进行过合作与磋商。新西兰儿童部(Oranga Tamariki)目前也正在积极尝试与汤加等其他太平洋岛国合作,以确保这些国家的涉外领养法律能与新西兰的法律要求和国际标准更为一致,并增加必要的背景审查环节,以避免类似的剥削性领养案件再次发生。
[xyz-ihs snippet=”GoogleADresponsive”]
冰山一角?受害者或远不止此
尽管克里斯·泰卡玛塔女士和她的团队在过去几年中已成功帮助了10名遭受奴役的青少年摆脱困境,并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健康、住房和心理咨询支持,但她深感忧虑,认为这些已知的案例很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背后可能还隐藏着更多未能被发现、仍在遭受奴役和虐待的孩子们,他们可能因年幼无知、被严密控制或极度恐惧而无法求助,过着暗无天日、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些孩子在被领养时往往年龄尚小,他们不仅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与同龄朋友玩耍嬉戏,其所有的行动也都受到领养家庭的严格控制和监视。
据泰卡玛塔女士介绍,当这些历经千辛万苦才成功逃脱出来的孩子,通过视频电话与远在萨摩亚的亲生父母重新取得联系时,情况往往非常清晰——他们的原生家庭是充满爱意的,但当初很可能是因为受到了领养家庭的欺骗或对美好未来的虚假承诺,才在无奈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意了领养。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一些施虐的领养父母最终因其虐待行为而被送上法庭并受到惩处,但因更为严重的贩卖人口罪名而被成功起诉并定罪的案例,迄今为止仅有区区一宗。
求助信息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可能正在遭受类似的困境,或需要相关的帮助与支持,请勇敢地联系以下机构或拨打求助热线:
- 救世军贩卖人口幸存者支持服务 (Salvation Army support for survivors of trafficking): 电子邮件地址 modernslaveryresponse@salvationarmy.org.nz
- 新西兰警方 (NZ Police): 遇到紧急情况请立即拨打 111
- 受害者支持服务 (Victim Support): 免费求助电话 0800 842 846
- 强奸危机求助热线 (Rape Crisis): 免费求助电话 0800 88 33 00
- HELP (为性虐待幸存者提供支持): 奥克兰地区电话 09 623 1700, 惠灵顿地区电话 04 801 6655
- Safe to talk (全国性暴力求助与信息专线): 免费求助电话 0800 044 334
- Tautoko Tāne Male Survivors Aotearoa (为男性幸存者提供支持的全国性机构)
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关注,能够促使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尽快完善,监管机制得到有效加强,从而更好地保护那些最易受伤害的儿童群体,让他们真正能够拥有一个安全、健康、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
[xyz-ihs snippet=”moreNZnews”]
[xyz-ihs snippet=”multiple-ads”]
548 views